前言

博主在之前的前端开发中,甚至最近的一个项目,用的都是webpack+vue。webpack的运行速度很慢,因为它启动服务前要打包所有的依赖。

博主饱受webpack的运行速度慢的痛苦,往往是后端早早启动了,前端还在缓慢打包。

直到不久前博主在逛别人的项目的前端时,看到了vite.config.js这个配置文件,感到非常的新奇,搜索之后得知了vite。并且尝试将项目从webpack转到vite。转到vite之后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,启动速度非常非常之快,常常前端开的比后端还快。而且vite还支持高效的热更新,非常的舒服。

Vite

Vite是一个现代化的前端构建工具,核心目标是极速的开发启动和高效的热更新。

核心特点

  • 开发模式:基于原生 ES 模块(ESM),浏览器直接加载源码,无需打包,启动时间与项目规模无关。
  • 生产模式:使用 Rollup 进行高效构建(支持代码分割、Tree-shaking 等)。
  • 插件体系:兼容 Rollup 插件生态,扩展性强。
  • 支持多框架:Vue、React、Svelte 等均可使用。

使用vite构建vue项目

1
2
3
4
# 使用npm
npm create vite@latest my-vue-app --template vue
# 使用官方脚手架
npm init vue@latest

my-vue-app是创建的根目录名,可根据需求自行更改

vite.config.js配置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import { defineConfig } from 'vite'
import vue from '@vitejs/plugin-vue'
import path from 'path'

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({
plugins: [vue()],
resolve: {
alias: {
'@': path.resolve(__dirname, './src') // 设置别名
},
// 自动推断
extensions: ['.mjs', '.js', '.ts', '.jsx', '.tsx', '.json', '.vue']
},
// 开发服务器配置
server: {
port: 7070,
open: true,
hmr: true // 启用热模块替换
},
// 构建配置
build: {
outDir: 'dist',
assetsInlineLimit: 4096, // 小于4kb的资源内联
rollupOptions: {
output: {
manualChunks: {
// 拆分第三方库
vue: ['vue', 'vue-router'],
lodash: ['lodash']
}
}
}
}
})

需要注意一些vite与webpack不同的地方:

  • viteindex.html需要放在根目录下

  • Vite默认只暴露以VITE_开头的环境变量,并且Vite中使用import.meta.env代替process.env

1
2
3
4
// 修改前
const BaseUrl = process.env.VUE_APP_API_URL;
// 修改后
const BaseUrl = import.meta.env.VITE_API_URL;

启动服务命令

1
npm run dev

是时候告别npm run serve了[doge]